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工委關于加強學校黨建工作的部署要求,推動“黨建+”在學校各項工作中落地生根、見到實效,切實改變工作作風,加強教學管理,規范教學行為,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我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特建立課堂管理制度。
一、課堂規范要求
1、課前認真寫好教案和制作課件,不容許無教案或課件進教室上課。
2、教師必須在預備鐘鈴響之前到達教學地點;運用電子白板的還應提前啟動電腦和電子白板。
3、上課鈴響后,教師進課堂;班長口令“起立”,教師說“同學們好”,學生答“老師好”,教師還禮并答“請坐下”,以完成師生上課心理準備。
3、教師施教中要堅持講普通話,用規范字。
4、課堂上要制止學生睡覺或吵鬧等違紀現象。
5、教師不得散布有違法律和社會公德的言論。
6、課堂上不得抽煙和接打手機。
7、不拖課、不占課,督促學生做好“二操”。
8、嚴格按課程表上課,不得將技能課改上其他課,不得隨便調課停課。
9、 下課鈴響,教師喊“下課”,班長喊“起立”,老師喊“同學們再見”,學生喊“老師再見”,老師關閉電子設施,離開教室。
二、公開課管理
(一)公開課的認定:
1、自行申報公開課:教師在每周星期五上午10:00之前向教務處申報下周公開課,說明公開課節次和班級。教務處在學校每周工作安排上予以公布。
2、指定公開課:
(1)上級教研部門來校調研或兄弟單位來校交流,需要安排研討課時,由教務部門指定相關年級、相關學科教師授課。
(2)根據學校教研工作需要,由教務部門臨時提請相關教師上公開課,包括骨干教師示范課,新老師匯報課和一般教師研討課等。
指定公開課一般在下周工作安排上予以公布。
3、比賽課:
由教師本人報名或由學校相關部門安排教師參加各級各類課堂教學比賽(含說課比賽)活動,視為公開課,并在學校工作安排上予以公布。
4、對外交流課(含送課下鄉):為發揮省級示范校的引領作用,提升學校影響力、學校安排相關教師外出上課(包括送課下鄉)視為公開課,并在學校工作安排上予以公布。
5、公開講座:學校統一安排的針對學生或教師的校內外講座,視為公開課,并在學校工作安排上予以公布。
(二)公開課的要求
1、對授課教師的要求:
(1)運用普通話教學,著裝得體大方。
(2)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通過小組討論、個人發言、上臺演板、課堂測練、現場演示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3)原則上運用電化教學手段。
(4)同學科不要安排上同一節。
2、對聽課教師的要求
(1)不無故遲到早退、中途離場,不在聽課期間接打手機。
(2)不在課堂上討論。
(3)做好聽課記錄,并寫出對該堂課的意見建議,并以適當的方式及時向授課教師反饋。
(三)公開課的保障
1、課堂是教學和教研的主陣地,教師應積極主動申報公開課或根據學校安排舉行公開課。教研組長是公開課產生的直接責任人,要有計劃地安排本組教師積極申報公開課。教務處是公開課的管理機構,根據學校工作需要適時安排相關教師舉行各類公開課。
2、原則上保證每周至少有2節公開課。
3、對聽課人員(主要針對校內公開課)的保障。
(1)授課教師所在備課組教師必須隨堂聽課。
(2)授課教師所在教研組組長必須聽課。
(3)語文、數學、英語教師公開課,所在教研組教師沒有課務沖突的應該隨堂聽課。其他學科教師公開課,所在教研組教師應全員聽課(自行調整好課務)。
(4)教務部門必須安排一名負責人或特殊情況下委托教研組長隨堂聽課,負責課堂現場管理。
(5)學校行政干部爭取聽課。
(6)鼓勵不同學科教師交錯聽課。
(四)公開課的統計
1、授課教師的統計由教務處負責。
2、聽課教師的統計由教研組長負責,定期向教務處匯總。
(五)公開課的評課
1、備課組老師要在集體備課活動上專門安排時間對公開課開展討論研究。
2、教研組長必須對公開課授課教師提出建設性意見。
3、聽課的行政干部應在課后對授課教師予以指導。
(六)公開課的運用
1、每學期結束,由教務部門向公開課授課教師頒發證書。
2、公開課作為教師重要的業績,是教師職稱評聘、崗位晉級、評先評優的條件之一。
3、公開課的上課和聽課情況是教研組業績的重要體現。
三、推門聽課制度和點課制度
為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切實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及時了解教學進度,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學校實行推門聽課制度和點課制度。
1、學校實行推門聽課制度和點課制度。要求校級班子成員每人每學期不少于7節,教學線行政干部不少于10節,其他中層干部不少于5節。要求教師要認真準備和上好每一堂課,迅速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2、所有課堂一律開放,學校領導、教師無須事先招呼,可以隨時進入課堂聽課。經學校批準,學生家長、校外領導和老師也可進課堂聽課。
3、執教者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聽課,也不得為聽課隨意調換內容,改變教學策略。執教教師必須積極配合,不得故意安排自習或用其它方式抵制推諉。
4、實行推門聽課制度和點課制度,要做到當天聽課當天及時反饋,以便于提高課堂教學研究的成效性。反饋意見的宗旨是發現優點,指出不足,發現優點在前,指出不足在后。同時可適當聽取學生的感受和意見,授課和聽課教師要將反饋意見作好記錄。
萍鄉二中教務處
201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