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嚴與“言”
萍鄉二中 尋嬌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一張一弛亦教學之道。
所謂教學即教會學生學,教是為了不教,教與學實際上亦是不可分割的,師生之間應互相學習,互相共進。這里就涉及到了一個態度問題,老師固然是“傳道授業解惑”者,俗語說“嚴師出高徒”,講的都是一個“嚴”字,由此,也正突出了“嚴”的重要性。但隨之又有“言傳身教”之說,那么“言”也畢有其不可忽視的地位。既如此,我們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如何做好“嚴”與“言”呢?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嚴”與“言”。
“嚴”就是對學生要求嚴格,工作態度嚴謹,嚴肅對待每一件事情,每一個問題,對不良現象應予以嚴厲批評和指正。嚴字把關,萬夫莫開。
“言”呢?就是指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語言、態度、方式。說話是一門極深的學問,具有極高的藝術性。教師說話時需“察言觀色”,這里所謂的“察言觀色”是指仔細觀察學生平時的表現、言行舉止、處理問題的方式態度,然后有的放矢的對其進行表揚、批評、指正教育等,以求各個擊破,對癥下藥,“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或以“先進”帶動“后進”。再有就是教師要講究師德,不說侮辱性話語,不說臟話,不打罵學生,這便是“師言”。
這一屆七年級的學生,問題生較多。何謂問題生?父母離異、喪父或喪母、父母不在身邊,轉學、插班、借讀生,學習不好又不肯用功,學習用功又不見進步的學生,三差生等等。正是因為這些特殊性,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突破的難點較多。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一直秉承以“言”伏眾,以“嚴”治教。在工作中收到了相當不錯的效果。我們始終用嚴與言貫穿于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調皮搗蛋、不肯用功,我一向嚴肅對待,當然因人而異,采取方式不同,使用的語言也不同?;蛘哐普T,動之以情,小之以理;或者先冷后熱,給學生自我反省的過程再予以激勵;或者采用請將不如激將的方法——這些方法都應該注意避免對學生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孩子的心靈是最敏感脆弱的。
學生學習不好還有很多原因,如父母離異、喪母喪父、轉學插班等。孩子需要有一個較長的過程來適應。作為老師應以體諒、理解為主,“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這些受傷敏感的心靈更應及時得到修護。教師不僅僅是老師,還應是朋友、親人。
嚴與言,應貫穿教學的始終,簡單來說以嚴治學,言傳身教是占舉足輕重的地位的,教師應嚴格、嚴肅,但不要太嚴厲,以言伏眾、言傳身教、察言觀色,使用不同風格的語言去教育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