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是中學生成長過程中重要的生活場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不良的環境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很巨大,對于學生而言,他們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班級度過的,所以一個充滿朝氣、積極向上、團結奮進的班集體,對學生的成長起著無法估量的作用。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作為一名教師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師,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而一名中學班主任,更應當發揮其獨特的身份和地位,我為了營造健康、積極的班級氛圍, 提出了“靜”“凈”“敬”“競”“進”五個字作為要求。
“靜”為寧靜。
做任何事情想要做出點成就來,必定要有顆寧靜之心。學習也是同樣道理。很多家長都曾經反映自己的孩子無法安心學習,很浮躁,容易走神,因而所學的東西總是很膚淺,達不到深處。
“寧靜志遠”,關于這點我跟學生們提出了幾點比較實際可行的要求,首先要對自己有信心,想自己是最棒的,這樣才會安心復習,做好每一科的復習工作,該玩的時候盡量去玩,復習的時候認真復習,不要給自己增加負擔。排除外界干擾,抵制各種誘惑。學習環境要保持干,這樣就可以減少各種外界干擾,使你集中注意力學習。所以在學習時你要勸告旁人不要隨意打擾你,不要大聲喧鬧,你還要把書桌和書本、文具等收拾整齊。
“凈”為干凈。
首先得保證干靜、整潔學習環境,窗明幾凈的讀書環境向來是古人追求的外部條件,朱熹的《熟讀精思》中在文章開頭就講到了 。
其次是“凈”的內部條件了。有了良好的讀書環境,還需要內心的潔凈?,F代社會是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學生們每天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接受五花八門的信息,有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光靠我們這些老夫子的思想教育已經遠遠比不過信息技術給他們帶來的影響來得直接和深刻。因此要保證內心的純凈并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一堂思想教育課是起不到過濾作用的,這需要我們老師平時的督促引導,潛移默化的影響。好書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每天讀好書就是跟品德高尚的君子交朋友,所以我十分提倡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起自己的業余時間讀好書,從書本中去陶冶情操,去辯善惡,明真偽,提高自己的修養,那么那些污濁之物就無縫隙可侵了。
“敬”為互相尊敬。
尊敬之心源于愛心,愛心源于人性。同學之間都互相尊重,根本不會產生自卑感,那些在學習方面暫時落后的同學身上必定也有其他方面的特長,如果形成了彼此欣賞的局面,他們的這些特長在適當的時機都可以展現出來。我想一個好的平等的充滿尊敬的互相團結的團隊才可以使個人有更好的發展。
“競”為良性競爭。
針對學生好勝心強、榮譽感濃烈等特點,在班級里營造你優我趕,互不示弱的良性競爭氛圍,使學生們呈現出熱情高漲,同心同德,同舟共濟,百舸爭流的良性競爭的發展態勢。一個集體要想在學業上或其它方面取得佳績,僅僅靠部分學生的努力是遠遠不夠,它需要集體中每一位學生能以集體利益為上,開展良性競爭,互幫互助,才能共同提高。
“進”每天進步一點點。
每次一點點的放大,最終會帶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成功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管理學中有一個“蝴蝶效應”,講的是紐約的一場風暴,起始條件是因東京有一只蝴蝶在拍翅膀。翅膀的振動波,正好每一次都被外界不斷放大,不斷被放大的振動波越過大洋,結果就引發了紐約的一場風暴。在學習上同樣要營造這樣一種“蝴蝶效應”,這里指的進步不單單是學習成績上的,還有行為品德上的。鼓勵學生勇于挑戰昨天的自己,嘗試做今天最完美的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才能達到共同進步。
在千頭萬緒的班主任工作中,需要我們每一位班主任走進班級,走進學生。做好班主任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不求最好,只求更好!所以,我將多向有經驗的班主任多學習和交流,不斷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把下一步的工作堅持做實、做好、做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