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tzyux"></code>
      <acronym id="tzyux"><small id="tzyux"><strong id="tzyux"></strong></small></acronym><mark id="tzyux"></mark>

      <meter id="tzyux"></meter>
    1. <center id="tzyux"></center>
      <cite id="tzyux"></cite>
      當前位置:首頁>文章中心>教研論文>課改年頭的那些事
      文章詳情

      課改年頭的那些事

      發布時間:2018-04-21 點擊數:34296

      二十五年的教學生涯,認識了許多人,也經歷了許多事。但如果要說對我影響最深遠的,那可能就要算高中的課程改革了。新課改的那些年頭,那些事,教我至今回想起來,還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有味。

      記得2008年是我們江西省開始啟動高中課改的第一年。那年的十月份,省里在九江召開了一次交流會,是關于校本課程建設的。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又是學校中層管理干部,我隨市教研室的專家們一起去參加了這次會議,同行的還有市里幾所重點中學的教師代表。我們抵達會議現場大約己是下午5時了。晚餐后,市教研室資深專家湯甦民老師找到我,想讓我明天上午在大會上作一個發言,問我敢不敢。在全省這樣的學術交流大會上代表一個地市的基層學校發言,我還是頭一回,并且自己對于高中課程改革了解得還十分膚淺,我當時還真有點不敢答應。但在湯老師殷切的鼓勵下,我勇敢地答應下來了。接下來,幾位教研員都來向我鼓勁加油,提了許多好建議。到晚上8時左右,我心里終于有點底了。

      夜深人靜時,與會人員或在繁華的街市上溜達,或早己入睡休息,而此刻正是我執筆撰寫發言稿的最佳時機。我分析了一下高中新改的現實意義,梳理了一下我們萍鄉市上上下下投身課改實驗的那些感人的事跡,最后我結合我們萍鄉二中開展課改、致力打造校本課程的點點滴滴,表述了自己的一些見解。反復誦讀了幾篇,自我感覺有些陶醉,便昏昏然地入睡了。

      次日早上,我敲開了湯老師的房間門,欣欣然地把發言草稿拿給他過目,心想肯定能得到幾句表揚。沒想到湯老師看過后,竟然鐵青著臉,狠狠地訓斥了我幾句。大抵意思是,作為代表地市在全省大會上發言,這樣的水平還往往不夠。他交代了幾個修改意見,要我趕緊修改,上午八時半要發言。

      那一瞬間,我心理很生氣,也很委屈,但已經顧不上個人情緒,更談不上吃早飯了,我拼命地修改,終于趕在830之前完成了。

      我依稀記得自己是排在第3號發言。全場約200號人,主席臺上有省廳的領導;臺下我看到了市教研室領導和專家們和善的鼓勵的目光。我跟自己說,這個發言不能失敗,一定要成功。此時,我的頭腦變得特別清醒,渾身也充滿了力量。我發言的十分鐘里,全場鴉雀無聲;發言結束后,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明顯地感覺到,我的發言很精彩。

      會議期間,大會組委會為我校頒發了“江西省新課程改革校本課程建設先進單位”的獎牌。我不知道這塊獎牌是否與我的發言有關,但會后市教研室專家老師給予了我充分的肯定,讓我非常感動。

      也就是因為這次會議,這次發言,市教研室的幾位老師對我有了一些了解;特別是,我與湯甦民老師,就此成了忘年之交。

      第二年春天,湯老師把我叫到他辦公室,想讓我主持申報一個關于新課程方面的課題,同時幫我出了很多主意。最后我選定的課題是《語言創造性閱讀與個性思維品質培養的研究》。

      湯甦民老師完全可以說得上是一位嚴謹而執著的學者,這在后來我送審課題申報方案的過程中得到了印證。我的申報方案總共修改了八九次,才過了這位老者的關。不用說,湯老點頭微笑了,省課題基地辦也就很快通過了。課題研究一共進行了三年,期間的甜酸苦辣就不應多說。湯老師一絲不茍的作風,精益求精的態度,近乎刻板的做學問的立場,教我吃盡了苦頭,但也讓我增長了不少學識。我愈來愈尊敬這位長者了。

      無疑,我的課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三年的研究,我們課題組對創造性閱讀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對創造性閱讀教學方式和個性化思維品質培養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把握,并對兩者之間的關系有了更為全面的論述。我們認識到,教師既是智慧的學者,更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協調者,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思維品質,科學有度地引導學生探求真知;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中學語文閱讀活動的主人始終是學生,學生自主取舍閱讀對象,自主選擇閱讀方式,從而不斷增強閱讀創造能力并提升個性化思維品質。課題組還在課外閱讀、中學教材、課堂教學、教學評價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科學的見解,得到了省課題辦的高度肯定。課題結項后,我們的成果專輯也正式面世了。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開展的這項課題研究,讓我受益匪淺。通過系統的研究,我對新課改的理解更全面了,對參與新課改的熱情和興趣也更高了。

      后來,我極力游說學校領導重視新課改。所幸當時李小青同志新任校長,她也十分重視課程改革工作。由此一來,我校的新課程改革可謂是風生水起了,我們開設了十幾門校本課程。李校長主講的《萍鄉儺文化》,數學組的《數學史》,物理組的《無線電技術》,化學組的《生活中的化學》,歷史組的《一百個勵志的歷史故事》,語文組的《演講與口才》,音樂組的《心中有首家鄉的歌》等,都受到了高中學生的喜愛。

      在所有校本課程開設中,最讓我終生難忘的是屋頂大球蓋蘑菇基地的建設。

      可謂是,不怕做不成,就怕想不到。我校位于城市中心,寸土寸金,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很不方便開展。怎么辦?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們突發奇想,為什么不利用樓頂做點什么?2009年春,我們請來了市農科所的專家,在實驗大樓屋頂上建起了菌類中的尖端新產品——大球蓋蘑菇。那段時間,學校領導和師生們一起,從農村田間地頭取來肥沃的土壤,并搬運到三樓屋頂上。我們親自培土、播種、施肥、除草。通過三個月的努力,我們成功采摘到了果實。一時間,許多人都來參觀,大家都認為這是很有價值的事兒。我們在屋頂種植大球蓋蘑菇多年,許多學生都親自參與了基地的勞動,掌握了一技之長,大家趣稱之為“空中樂園”。

      算起來,新課程改革已經進入第三輪了,過往的那些事兒,無論當時多么艱苦,如今都變成了十分有趣的回憶。我想,這些美好的回憶,一定會讓我們更有興致地走向課程改革的未來。

                                               萍鄉二中何水根

                                                20169


      日本美女一级做受大片观看|www日本免费图|亚洲特黄毛片视频|美国AV天天天天做